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首页 养老贷被叫停,但交不起养老保险的人该怎么办?_贷款_社保_银行
一场“金融创新”的闪电退场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首页,留下满地鸡毛和一声叹息
一、闪电登场、闪电下架:养老贷的30天生死时速
7月初,湖南、四川等地40余家农商行还在卖力吆喝“养老贷”:最高可贷9万,一次性补缴1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,退休后养老金优先还贷,老人还能剩点生活费。
7月14日,省联社一纸通知:全部暂停。理由只有一句话——贷款性质模糊,合规性存疑。
于是,出现了史上最短命的养老金融产品:从铺天盖地到销声匿迹,只用了不到30天。
二、养老贷到底动了谁的奶酪?
1. 银行的算盘
• 利息年化3.1%—3.45%,高于首套房贷利率,看似“苍蝇腿”,但胜在几乎“零风险”——社保机构直接代扣,老人活多久、银行收多久。
展开剩余77%2. 基层政府的KPI
• 参保率、补缴率、基金征缴额一夜暴涨,地方“扩面”成绩单瞬间拉满。
3. 参保人的“人性挣扎”
• 一次性拿不出9万,就永远拿不到国家基础养老金;咬牙贷款,等于把未来每月100多元的“国家温暖”变成银行利息。
4. 财政的隐痛
• 每多一位参保人,中央+地方财政就要多背一份终身补贴。养老贷表面“多赢”,实则把财政压力进一步放大。
三、叫停之后:最尴尬的一群人浮出水面
张大爷,湖南湘潭人,63岁,过去靠打零工度日,从没缴过养老保险。
7月8日,他终于在村干部劝说下签了“养老贷”合同,银行当场把9万元打进社保账户。
7月15日,贷款被叫停,合同作废,9万元一夜退回银行。
“现在补缴无门,我以后是不是一分钱养老金都领不到?”张大爷的困惑,也是全国超4000万从未参保城乡居民的困惑。
四、交不起保险的“三重门”
1. 价格门:一次性补缴动辄三五万,农村老人年均可支配收入不到1.8万。
2. 信息门:减免、缓缴、政府贴息政策散落在各部门,真正困难的人根本听不到。
3. 预期门:年轻人对养老金制度信心不足,“现在交钱养别人,将来谁养我?”——干脆断保。
五、比养老贷更好的四条出路
1. 财政直补“最后1公里”
• 把原本准备贴给银行的“风险补偿金”直接补给困难老人:不用贷款,国家先替你缴齐最低档,先领养老金,再从养老金里逐年扣回个人应缴部分。广东佛山、浙江德清已试点,政府坏账率低于1%。
2. 贷款贴息而非贷款
• 对确实有能力偿还的群体,政府出面贴息50%—100%,让银行利率降到1%以下,期限拉长到20年,既防风险也降负担。
3. 社保缓缴+积分置换
• 对45岁以下人群推出“缓缴期”:断缴5年内可不计滞纳金;参加志愿服务、社区治理可换“社保积分”,1积分抵100元补缴额。把“要我缴”变成“我要缴”。
4. 养老金“无条件发放”底线
• 学界最新呼吁:对65岁以上城乡居民,无论参保与否,先发放国家基础养老金(目前最低108元/月),再逐步追溯补缴。财政每年多支出约800亿元,不到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的3%,却能把养老的“伦理悖论”一次性打碎。
六、留给所有人的三道思考题
1. 当养老变成金融产品,底线到底划在哪?
2. 如果贷款都能解决养老,那还要二次分配干嘛?
3. 今天的我们,是在为父母养老,还是在为自己的明天拆雷?
养老贷的叫停,不是终点,而是一次“集体叫醒”:
别再用金融魔术掩盖制度欠账。
与其发明千奇百怪的贷款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首页,不如先把“国家兜底”四个字说清、做到、算数。
发布于:河北省益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